数据眼安全管理规范

数据眼在数据安全规范中,制定多种手段,从人员制度、数据存储、数据访问、数据安全审计等多个方面保障数据安全。

1. 人员制度

· 完善的人员管理制度,严格持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办法》, 工作人员要熟悉国家相关部门规定的计算机安全保密制度并认真贯彻实施。
· 严谨的数据审核及等级机制,交互的数据需要审核才可传播,核心数据需要更高审核等级机制控制。
· 树立保密意识,定期检查各项安全保密措施,发现隐患及时报告、及时采取措施。

2. 数据存储

· 数据集中存储,禁止数据保存在各客户端。
· 建立健全日志审计功能,记录用户登录每个操作行为日志,保障用户所有操作都能受到审计。
· 建立校验数据机制,防止数据被篡改。

3. 数据访问

· 建立严格用户访问等级机制,禁止用户恶意访问,对用户密码复杂度管理, 设置密码期限、错误次数锁定策略。系统管理员、审计管理员与安全管理员分离,避免了管理员权限过大带来的泄密风险。
· 系统数据访问控制,系统数据采取独立服务器模式,应用与系统数据库访问具有审计及网络访问规则控制,达到访问者和数据层进行安全隔离。
· 系统以角色方式对用户进行严格权限管理,权限细化到一个角色对应按需访问的颗度,跨区域不允许访问。

4. 数据服务

数据服务应用做了4层控制

· 数据服务器部署在同一内部网,杜绝外网直接访问。
· 增加白名单ip信任机制,只有信任ip才允许访问。
· 采用增强型密钥认证控制,用户认证后根据用户进行相应的访问控制。防止了通过伪造源IP地址和源路由等技术跨越原有的基于IP地址和端口号的访问控制的可能, 同时通过密钥等几乎不可破解的强密钥认证技术,保证了VPN等应用的高安全性
· 数据加密传输机制,针对关键数据进行加密传输,进一步保障数据传输安全。

5. 数据库安全审计

数据眼科技针对数据库面临的风险及行业客户的实际需求,结合其数据库安全的深入研究及安全服务团队的实践经验积累,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从多个层面解决数据库面临的管理风险、技术风险及审计风险:

管理风险

· 协助企业建立完善的数据库安全管理体系,规范内部人员的职责及流程;

技术风险

· 通过专用的数据库安全审计设备部署,对重要数据、敏感信息设置细粒度的风险控制策略及审计规则,使得相应的管理制度能够得到有效的贯彻与落实。
· 通过数据库的静态审计(即风险评估),实现对数据库不安全配置、潜在弱点、弱口令、默认口令、软件补丁等多方面的安全评估及加固, 消除默认配置、默认权限等不安全隐患,实现对数据库攻击风险的有效控制。
· 通过灵活的策略定制:根据登录用户、来源IP地址、数据库对象(分为数据库用户、表、字段)、操作时间、SQL操作、记录内容的灵活组合来定义客户所关心的重要事件和风险事件, 实现内部人员操作的透明化,控制误操作、违规操作及恶意操作事件的发生;
· 通过专用的数据库安全审计设备部署,实时监控来自各个层面的所有数据库活动(比如:来自业务系统的、来自管理员远程登录的、来自数据库客户端软件的等), 营造安全的数据库运行环境。

审计风险

· 通过专用的数据库安全审计设备的部署,实现安全审计与日常数据库管理分离,确保审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公正性;
· 部署独立的、专用数据库安全审计设备的部署,确保审计工作不影响数据库本身的性能;
· 通过专用的数据库安全审计设备的部署,提供细粒度的行为检索及安全事件回放,辅助安全事件的成因分析与责任认定
· 全方位的实时审计:实时监控来自各个层面的所有数据库活动(也包括通过远程命令行方式运行的SQL命令)。如:来自应用程序发起的数据库操作请求、来自数据库客户端工具的操作请求等。
· 细粒度的行为检索:一旦发生安全事件,提供基于数据库对象(用户、表、字段及记录内容)的完全自定义审计查询及审计数据展现,彻底摆脱数据库的黑盒状态(快速掌握:安全事件发生前后谁对数据库做了操作?做了什么操作?什么时候做的操作?通过什么方式做的操作?)
· 灵活的策略定制:根据登录用户、源IP地址、数据库对象(分为数据库用户、表、字段)、操作时间、SQL操作、返回的记录数或受影响的行数、关联表数量、SQL执行结果、SQL执行时长、记录内容的灵活组合来定义客户所关心的重要事件和风险事件。
· 多形式的实时告警:当检测到可疑操作或违反审计规则的操作时,系统可以通过监控中心告警、短信告警、邮件告警、SYSlog告警等方式通知数据库管理员。
· 友好真实的操作过程回放:对于客户关心的操作可以回放整个相关过程,让客户可以看到真实输入及屏幕显示内容。
· 多协议的远程访问监控:提供对数据库服务器的远程访问(如:ftp、ssh)实时监控及回放功能,有助于安全事件的定位查询、成因分析及责任认定。

数据眼

2025年01月17日